1.火山位置
2.活动历史
在历史中所记录到的规模爆发次数已超过30次,其中以文明、安永、大正三次规模较大:
2.1安永大爆发
1779年11月7日傍晚发生多次地震后,隔日11月8日上午出现井水沸腾、海面变色的现象,中午时在南岳山顶出现白烟后不久,樱岛的南部出现大规模爆发,接着樱岛东北部也发生爆发,傍晚时,南侧火山口附近开始有火山碎屑流流下,而喷出飞石及火山灰则持续到隔日早晨,远在长崎及江户都有出现火山灰落下的纪录。11月9日,北岳东北侧山腰及南岳南侧山腰开始有熔岩流出,并于11月10日流至海岸。
2.2大正大爆发
当年1月12日上午10点5分,樱岛西侧山腰出现大量黑色喷烟,约5分钟后,开始大规模爆发,10分钟后,樱岛的东侧山腰出现喷火现象,火山灰柱高度达3,000米以上,火山弹高度约达1,000米。到中午时,火山灰柱高度已达10,000米以上,全樱岛已被喷火山灰所覆盖,并持续发出巨大爆发声音。下午6点30分,持续喷火的同时也发生了震度达M7.1的地震(樱岛地震),造成对岸的鹿儿岛市区内部分房屋倒塌。
2.3昭和爆发
大正大爆发缓和之后,樱岛维持了约20年较稳定的状态,直到1935年9月,在南岳东侧山腰产生了新的火山口,小规模的爆发约维持了一个月。1939年10月再于锅山上方约海拔800米处形成了一个火山口,并有小规模的火山碎屑流出现。
3.岩浆发育与喷发特征
鹿儿岛湾北侧的娭良火山包含了日本最活跃的火山之一樱岛火山。大量Ito火山碎屑流的喷发伴随着约2.2万年前形成的17 x 23公里的火山口。较小的Wakamiko破火山口形成于全新世早期,位于Aira破火山口的东北角,同时还有几个后破火山口锥。樱岛的建造始于13000年前的Aira caldera火山的南缘,并在1914年的大爆发中最终与大隅半岛相连。北宅山顶的活动大约在4850年前结束,之后南侧火山爆发。自8世纪以来,历史上频繁的火山喷发已经在九州最大的城市之一的鹿儿岛上沉积了火山灰。鹿儿岛位于鹿儿岛湾对面,距离山顶仅8公里。历史上最大的火山爆发发生在1471-76年。
4.最新喷发特征与灾害分布
2006年6月4日在昭和火山口附近出现小规模爆发,此后樱岛的爆发转以昭和火山口为主。2009年以后火山爆发次数开始增加2009年达548次、2010年896次、2011年996次、2012年885次,为樱岛火山纪录中爆发次数最多的四年,在2011年9月,也曾创下单月爆发141次的纪录;也因频繁爆发的影响,在2012年时的昭和火山口面积已为2006年时的2.5倍大。2007年起日本气象厅开始导入火山喷发预警级别机制,此后樱岛的火山喷发预警级别一直维持在等级二和等级三之间变动。
2013年8月18日昭和火口火山灰柱高度达5,000米,为2006年以来的最高纪录,此次爆发并出现1公里长的火山碎屑流。此后数年樱岛多次发生火山灰柱高度超过1,000米的爆发。
在2015年8月15日上午观测到火山性地震超过800次,部分达到震度2,因此日本气象厅首次将火山喷发预警级别提升至第4级的“避难准备”状态,要求位于昭和火山口、南岳山顶火山口周边3公里内的有村町、古里町的51户、共计77位居民做好避难准备。但火山活动并未持续增加,在9月1日火山喷发预警级别降低至等级3的“入山管制”状态,11月25日再进一步降至等级2的“火山口周边管制”状态。 2016年2月5日昭和火山口再度发生火山灰柱高度达2,200米的爆发,樱岛的火山喷发预警级别再度提升至等级3的“入山管制”状态。
5.火山监测情况
樱岛火山的监测的主要手段有:地震计、空震计、GNSS、倾斜仪、视频监视。